上海市政府印發最新政策:培育千億級、萬億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最新政策:培育千億級、萬億級大宗商品交易平臺
據交易所之家、要素交易之家獲悉,4月2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公示印發《“十四五”時期提升上海國際貿易中心能級規劃》,其中關于要素交易平臺的建設,重點提到:
一、“十三五”時期,上海市平臺經濟影響力逐步顯現。平臺交易總額達到2.99萬億元,千億級市場平臺數量從2015年的5家增加到10家。大宗商品貿易平臺達到40家,鋼鐵、有色金屬、鐵礦石等大宗商品價格成為國際市場重要風向標。
二、“十四五”期間:在有色金屬、鋼鐵、鐵礦石、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領域,培育若干千億級、萬億級交易平臺,打造一批百億、千億級重點功能性平臺,部分商品價格和指數成為重要國際風向標。
三、“十四五”期間,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建設亞太供應鏈管理中心。深化流通體系改革,創新流通領域技術、業態、模式,完善制度、規則、標準,增強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打造供應鏈服務健全、物流配送高效、市場治理規范、平臺配置完善、期現市場聯動的亞太供應鏈管理中心。
四、“十四五”期間:推進建設中國(上海)寶玉石交易中心,打造世界級的寶玉石集散中心。
五、“十四五”期間,打造具有亞太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市場。加強市場監管配套制度建設。在鋼鐵、有色金屬等領域,制定并完善產能預售、提單、遠期交易等創新業務規則,建立相應的監管治理機制。探索為大宗商品現貨離岸交易和保稅交割提供與國際規則相接軌的跨境金融服務。提升大宗商品國際資源配置能力。積極布局亞太地區交割倉庫、物流網絡以及交易經紀業務,建立內外連接的大宗商品供應鏈體系。推動大宗商品交易人民幣計價結算,推出更多能源和金屬類大宗商品期貨,打造大宗商品“中國價格”。
六、推動浦東新區期現聯動創新探索,開展預售交易業務試點。推動臨港新片區設立國際油氣交易平臺。推進寶山建設鋼鐵領域亞太供應鏈管理中心示范區,打造集交易、結算、物流、金融、資訊等功能為一體的行業生態圈。
“十四五期間”:上海市政府大力發展平臺經濟
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建立適應現代市場流通體系建設需要的平臺經濟治理體系,提升國內國際資源配置能力和定價話語權。
一、推動大宗商品交易市場能級提升。聚焦鋼鐵、有色、化工等領域,建立期現聯動、內外連接的大宗商品現貨市場,打造集交易、結算、物流、金融、資訊等功能為一體的行業生態圈。創建與之相配套的市場規則和治理體系,吸引境內外貿易商同臺競價,提升大宗商品國際資源配置能力。在寶山、浦東等區持續推進平臺經濟示范區建設,推動上海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交易平臺建設,實現從標準倉單逐步向非標倉單、保稅倉單和場外衍生品交易拓展,形成滿足實體企業風險管理、融資和定價需求的綜合服務體系。
二、建設聯通供應鏈全鏈條的公共與專業服務平臺。以汽車、電子、船舶、航空航天、醫藥、能源設備等優勢行業為依托,持續培育供應鏈公共服務與專業服務平臺,拓展質量管理、追溯服務、金融服務、研發設計等功能,提供供應鏈全鏈條服務。
三、完善平臺經濟現代化治理體系。健全適應平臺經濟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應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商貿領域監管體系。發揮“大數據+部門聯動監管”機制作用,分等級強化預警機制,設立監管信息平臺,加強商貿領域監管治理。以電子商務、大宗交易等領域為重點,加快培育商務信用服務市場。